来源: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更新日期:2025-03-10 10:17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”,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资源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近年来,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积极响应国家“大思政课”建设号召,致力于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,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。
3月1日,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泰州市博物馆,组织2024级广告设计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“文脉铸魂·实践淬心”的主题思政课活动。本次活动紧扣“从历史中汲取智慧,在实践中锻造担当”主线,通过沉浸式教学、主题研学、实践创作等形式以文化人、以馆铸魂、以行践知,实现了“博物馆+课堂”“文物+理论”“历史+现实”的三重融合。
一、历史课堂:从“静态陈列”到“动态对话”
地域文化资源是思政教育的“富矿”,泰州博物馆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“活教材”。本次活动中,思政教师与博物馆讲解员携手,将静态陈列转化为动态对话,让思政课“可触、可感、可思”。当盐税文书“诉说”经济规律,当革命家书“传递”信仰力量,当麋鹿化石“启迪”生态智慧,思政课便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理论,而是青年心中“有血有肉”的价值灯塔。
二、实践战场:从“理论高地”到“行动热土”
本次活动以专业特色为依托,引导实现从“学理论”到“用理论”的跨越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以文物为媒,分别为“革命故事”“泰州名人”“精美文物”“明代服饰”撰写主题解说词,打造“有理论深度、有文化温度”的导览体验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以文化为核,围绕泰州博物馆文物资源,设计系列文创产品,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。通过“写一篇解说词、做一款文创”,学生不再是理论的“被动接受者”,而是“主动创造者”,使思政教育真正实现了从“入耳”到“入心”、从“书斋”到“大地”的跨越。活动后学生感慨道:“这堂课让我们看见历史的‘来处’,更找到未来的‘去路’。”
三、育人长效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多维融合”
为实现思政教育的常态化、系统化与可持续化,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“馆校联动、专业协同、数字赋能”为核心,构建“四维融合”育人机制,推动思政教育从单一活动向全域育人生态升级。泰州市博物馆的讲解员也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基于文物所创作的《雷锋式的展示——帅长根》、《无名英雄》的宣讲故事,让历史人物从文物中“走”出来,让红色精神在青年心中“活”起来。讲解员强调:“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‘保险箱’,更是育人的‘活水源’。与高校携手,方能浇灌出青年成长的参天大树。”
地址: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天星路8号
分类:中专专业